[課程紀錄] 喜歡玩的人,讓我們一起在課堂當中玩吧!——週六 Micro:bit 自組班

還記不記得自己國小五六年級的假日是怎麼填滿的?一堂又一堂的補習班課程,英文、數學、期末衝刺班,偶爾想要偷閑之餘跟三五好友打一場最近流行的電動時,卻又得走向下一個行程,羽球、籃球、跳舞班,現在選擇越來越多,好像每一個課程都必須進入到一個班級裡面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但真的好想只是跟朋友坐在家中打電動,卻不被允許,喜歡玩樂,真的只能是玩樂而沒有任何價值嗎?

如何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學習要怎麼獲得快樂?是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一直不間斷在詢問自己的問題,學習本身往往是痛苦的,畢竟需要突破自己舊有的認知,去增長擴張對於資源以及知識的認識,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小心拉拔的太過快速的人就會心生厭煩,但是如果在合適的挑戰當中去一點一滴的累積小小的成就,當意識到這個過程可以抵達一個更遙遠的世界時,往往就會激起大家「渴望」的情緒。

渴望想要知道怎麼動手做到自己喜歡的遊戲,渴望設計出一款讓其他夥伴頭痛,自己卻哈哈大笑的功能,渴望把自己的能力運用在自己想要伸張的地方

透過學習,培養起多元的能力時能夠擁有選擇,決定自己模樣的展現

而自組班正是在每一節課置入一些遊戲,一些自己可以決定的內容,一些渴望,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引起內在動機後,學習也可以很快樂,而這個快樂建立在足夠的引導,在同樣的知識技巧之下與自我興趣連結個別成長出各種發想、創作。

此次的自組班課程由四個五年級學生組成,部分學員長期跟著史汀的地圖學習,堆疊了足夠的觀察、手作、邏輯思維、化抽象為實體的能力,而在這期課程中,邁向了增加知識深度以及加強程式語法的「運算思維」階段,期待可以就此將自己想像的展示模樣,用著雙手建立而出。

Micro:bit 軟體設計課程是在此階段十分合適的一項教學器具,相比起上一階段「史汀創意家」。需要使用更進階的使用積木程式的功能,於此之上還需要瞭解一些電子電路的功能,了解更多的感測器,也能夠完成更多樣態的作品呈現。

圖 史汀課程地圖

課程規劃

第一堂課:燈光秀
第二堂課:調音器(上)
第三堂課:調音器(下)+按鈕相關練習
第四堂課:遊戲程式認識
第五堂課:尋寶遊戲與射飛彈
第六堂課:超音波、伺服馬達使用
第七堂課:設計我的世界卡牌抽取
第八堂課:專題製作 1
第九堂課:專題製作 2
第十堂課:錄影分享與回饋

自組班一期共有十堂課程,十堂課程的設計方式,採用知識建構到作品呈現的方式來回安排,設定階段性的作品呈現,讓學員能夠在一些知識建立之上看到自己能夠做出的成果,並引起對下階段知識擴建的興趣,其中因為是小班級的課程制度,也會針對每一期學生特性進行調整,將每一個目標練習踏實之後再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而在Micro:bit 軟體設計課程的架構安排則是:在前三堂課先認識了擴充板以及麵包板,知道要如何將燈光拉出擴充版之外用更能夠呈現作品樣態的麵包板來操作,知道輸入與輸出元件的差別以及其功能,也認識了能夠增加輸入來源的按鈕三兄弟(旋鈕、按鈕、搖桿)。

圖 學生練習將LED 燈插在麵包板上

接著在此知識建立之上,於第四堂課程中創造出了自己的小小作品,盤點學習過的一些知識內容,並且思考哪些輸入以及輸出元件可以應用在作品之上,有些同學將自己的機器人與燈光變化進行結合,有些人則找到了聲音感測的功能,讓聲音大於一定的情況之下就會發光、講話。

圖 學生製作完畢自己的小物主體,正在撰寫程式以及將他接在開發版上

接著我們將分享其中一節課程的詳細課程紀錄,讓我們一起看看,在這一節課當中,老師怎麼傳遞知識以及如何課堂經營吧~

第五節課程紀錄【讓我們決定自己的下課時間】

今日進到教室的大家,一開始就發現明顯的變化,不單單是簡報換了一個風格,在大家的桌上都擺放著紙張、筆以及一顆糖果。

正式課程開始之前,我們請各位同學寫下五個自我介紹的內容,並且需要符合一些規則,包含不可以太過明顯的,比如說今天穿的衣服是藍色。也包含需要寫下對與錯的是非題。

在寫的過程當中,學生一直問說我們今天要做什麼,「我們今天要玩一個遊戲」一開始老師只有說出這樣的答案而已。

圖 課程投影簡報

寫完並且繳交紙張之後,老師才說出了今天這麼做的重點,我們要來玩一場遊戲,而且遊戲的成果會影響自己的下課時間!!一聽到下課時間,平常喜歡討價還價下課時間長短的大家開始躁動了起來。

透過讓自己掌控最在乎的東西,引起學習興趣

於是我們開始進入到今天的課程內容,先進行簡易的知識學習「變數」,結束之後則進入到今天遊戲的重頭戲「廣播」。

廣播的功能概念是指在相同的頻道之下,彼此之間可以互相溝通,傳遞訊息,甚至能夠進一步地說一些機密而不被其他人聽到,因為大家總是會在撰寫過程中直觀的只寫出「發送訊息」的指令,為了要能夠讓學員們知道在程式世界裡面發送與接送訊息的邏輯,我們玩起了廣播默契小遊戲。

我們設定兩個組別,讓兩兩一組分別傳遞自己的數字給對方接收,接著再進一步地將數字轉變為圖像製作出「圈」與「叉」的功能,利用課程開始前彼此撰寫的自我介紹為題,準備進行廣播默契小遊戲了!

遊戲規則如下:兩兩一組,參賽的四人僅能將手與Micro:bit 放置在桌上,頭必須靠在桌緣並且低下避免作弊,每次回答者是一組之間的其中一人,另一人則為接收訊息者,由老師講述題目,回答者按下A鍵顯示「O」或按下B鍵顯示「X」,如果回答正確即得一分,得分者,休息時間獲得一分鐘。

圖 學生比賽現場,小小的Micro:bit 顯示了答案的「對」與「錯」

比賽結束之後,由老師另出加分題五題,比賽成績出爐,一組休息時間18分鐘,另一組則是19分鐘,完全出乎意料的高呀!當然老師信守承諾的讓大家執行自己的休息時間~

圖 廣播默契小遊戲的程式撰寫

圖 學生寫的自我介紹以及成績計算

休息結束後,我們則進入到下一個跟遊戲有關的內容(怎麼一直在玩XD),我們要來做躲飛彈的遊戲,躲飛彈需要什麼呢?首先當然是需要一個角色跟一顆飛彈。

透過設定飛彈跟角色的創建,順便讓學員了解座標的一些小知識,以及應用判斷句,設定「當飛彈Y軸等於4的時候再從新創建一個飛彈」,控制角色A鍵向左,B鍵向右,又設定飛彈降落的速度的一些小細節,在製作當中,不斷地有學生詢問「老師我可以做很多飛彈嗎?」「老師,我可以設定生命嗎?」「老師,我可以改接飛彈然後得分嗎?」

於是我們看到了渴望,渴望做到更有趣的東西,便會更想要好好學習

很快的下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這些渴望我們先將它保留,變成下一次的休息契機,「嘿!既然喜歡玩,我們就在課堂當中玩好了」

未完待續

四位同學彼此都是對方的同班同學,感情相當緊密,也常常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學校生活還有共同興趣,為此我們也將課堂的部分知識呈現與學生本身結合,讓廣播這個功能不再只是知識的學習,也融入了一些遊戲意涵,讓學生感受到與自己的相關性,引起學習興趣,投入在課程當中。

接下來還有五節課程,我們會再學習一個知識內容,了解怎麼使用擴充功能的馬達以及超聲波,再進入到最後專題的部分,透過「設計我的世界」卡牌使用,設計出個別的困境以及解決辦法,並將他實體做出!

撰文者:林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