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心中的性別展—創新設計需要不同生命經驗的參與

2020/10/23(五)是 博物館展示教育推廣計畫 的第一場教師聚會,策展人怡萱為我們分享她眼中的「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

在策展人口中,這檔展覽是以「反思現狀」為開頭,以「分享所學」為結尾,中間提供大量「主題探索」與「嘗試實作」的空間,希望能促進觀者對於「性別」在STEM領域中的地位的深度思考,同時讓觀者能抱持著更以使用者為中心、更永續的觀念及方法來應對所遇到的問題,成為有能力能一起「設計」出更好的未來世界的人。

策展人特別強調,雖然展題以性別為主,但其實所想要傳達的核心概念是「將每個個體的自身背景與經驗都當作切入創新設計的獨一無二的角度與機會」,這個概念意味著我們應該鼓勵各種不同背景的人(性別、年齡、文化等等)都參與在創新設計的領域之中,而當有了能夠對不同使用者生命經驗都能感同身受的設計者,設計才更能達到以使用者為中心。擁抱著這個核心概念,觀者更容易理解這檔展覽的邏輯脈絡,同時也能了解這檔展覽、這個主題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展覽開頭要求觀展者反思並畫下他們想像中的 STEM 領域參與者的樣貌。想像中的 STEM 領域工作者,大多數會是男性嗎?這些 STEM 領域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樣的──困難的,冰冷的,還是有趣的,充滿貢獻的?這個進入正式展覽前的反思空間,緊扣著性別教育與 STEM 教育的主題,而觀者的回應則反映著當前教育的樣貌:不同性別的學生是否同樣被鼓勵從事 STEM 的行業?科學科目是否還是以傳統方式教授,又或者包含了以「替人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育方法?

緊接著這樣的反思,展覽帶著觀者進入聲音與視覺交織的「劇場」,當中沿著歷史發展的軸線,演繹了一幕幕歷史上女性科學參與的經驗與故事。在這個展覽區段中,觀者可以透過與劇場的互動了解到歷史上其實有不少女性科學家,但她們或熱衷於科普相關工作(撰寫教科書等)、或因時代所限而只能擔任男性科學家的「助手」,因此不被視作「真正的科學家」,也因此難以留名。這些女性科學家的故事遙遙映照著至今仍沒有完全將男女一視同仁的科學教育與工作現場,反映著我們想改變的現狀;除此之外,策展人也特別提到,那些從事著科普工作的女性的故事也顯示出科學的參與並不只能透過單一管道,相反地,科學社群的蓬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一起努力,參與者可以從各種想解決的問題或想幫助的人群做為角度切入這個領域。

關鍵少數第二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時期

供觀者探索的第二個主題,是四個不同 STEM 相關領域內的科技性別化創新研究與案例。其中有一個領域是工程領域,相關案例包括安全帶與安全氣囊如何因為女性、尤其是孕婦開始更頻繁地開車而重新設計。策展人表示,現在許多女性即使願意加入 STEM 領域,也多從生命科學、醫學等科系開始切入,一個可能的原因即是工程這類領域顯得更加冰冷、沒有人類的溫度;但這個區段的展覽用實際案例顯示出工程也是可以「跟人有關」的,好的工程設計一定是考量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不盡然是性別相關)後才做出的。

以「嘗試實作」為主體的四個工作坊活動,讓觀者能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問題及不同使用者做出自己的設計練習,包括幫不同的患部製作簡易手術工具、在不同的山林中設計出不破壞林木的坡道等等。這個展覽區段的設計背後有許多不同的教育概念在支持。首先,工作坊以「解決問題」為中心進行實作的形式,符合當紅的教育理念──Tinkering,字面上的意思是修補式的學習,其含義指的則是以不斷探索、試錯、改進為學習方法,不追求正確答案,而是持續投入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此相關的是,策展人提到許多女性(當然也有男性是如此)並不喜歡在科學學習中有競爭,也不擅長線性思考模式,反而是崇尚合作以及橫向思考,其中後者有可能會帶來(從線性思考角度來看)許多思考與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混亂」;工作坊設計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鼓勵合作,鼓勵可能導致混亂與挫折的思考模式與過程,也鼓勵追求多元解方,營造出適合另一半學生的學習體驗與空間。歸根結柢,策展人希望工作坊的存在能成為觀者、尤其是孩子們累積「科學資本」的途徑之一,以實作的體驗與以往科學相關的正向經驗作串聯,讓孩子能將科學的知識、方法與影響力視作自己能踏實擁有、恣意運用的重要資本。

展覽最後也以反思為結尾,與開頭不同的是,觀者至此已經體驗過整個展覽,對於議題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反思的內容也將公開分享給其他觀者與博物館策展的人員,這種互相分享、互相學習的氛圍,自身反思的價值被肯定、又能夠從他人的思考中學習的學習場域,或許正是科學資本累積過程中,經驗串聯的絕佳起點。


延伸閱讀

關於「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

gender_exh001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什麼是「博物館展示教育推廣計畫」?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作者:Stephanie Huang
執行編輯:Tzu Yu Chou
核稿編輯:Maggie Tsai
圖:周松翎、史汀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