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可以是夢想家:#ThinkeringAtHome

位在美國舊金山的探索博物館(Exploratorium)長期致力於融入真實生活中的科學教育。

因應疫情不得不閉館的這段時間,發起了 #TinkeringAtHome 的各式主題活動,鼓勵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在家嘗試不同的小實驗,使用看似一般的物品去發掘生活中原來也可以有這麼多令人驚喜的點子。並且鼓勵大家利用 Twitter 分享自己的大作,也歡迎你透過社群媒體,邀請朋友一起參與!是一系列輕鬆可以在家與孩子一同進行的活動。

IDEA 1. 在生活中找尋平衡

鉛筆、曬衣夾、叉子、水果、石頭、衣架,找到對的位置和重心,就能成為一個意想不到又宛如雕塑品一般的創意作品。最基本的方式,可以拿一個小小的紙板,用打洞機打兩個洞,一個小小的紙板連結了三隻鉛筆,只要慢慢的調整鉛筆的相對位置,甚至可以逐漸加上小紙板、或是可以掛在鉛筆上的小重物,改變它的重心,也會有不同的成果。東西也都可能會有掉下來的時候,但沒有關係,失敗是難免的,不如拍下這個過程,也可以看到自己怎麼樣逐步完成這個小挑戰喔!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物品,都能成為一個極具巧思的自製玩具。

IDEA 2. 創意建築師

厚紙板、用完的捲筒衛生紙、樹枝或乾的義大利捲心麵,堆堆疊疊、拼拼湊湊,每個人彷彿都可以成為一個小小建築師,創造出不同結構的造型。選好你想要用的材料、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餐桌上、地板上、陽台或房間、公園也沒問題),然後想想你想做多大的規模呢?比自己還高還要大通常最具挑戰,但完成後也會很有成就感!除了靜態的建構物以外,甚至可以加上一些小小的機關,試著讓它動起來喔。

IDEA 3. 動畫工作室

動畫的原理,其實來自於串連幾個定格的圖畫,連續播放就能動起來。所以這裡教大家最基本的在紙張或卡紙上畫兩個不同的表情或動作,快速翻轉就創造了一個小動畫。當然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也可以用你的手機拍下兩個有關連的畫面,再透過簡單的 Stop Motion Studio app,就能串成一個動態圖像。再進階一點,可以使用 Scratch (online coding platform),將自己手繪畫出的人物或場景,轉換成一系列的數位動畫,達到數位和實體結合的有趣成品。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皮克斯的動畫師啊!

replace this text

這些活動,看似極為輕鬆和生活化,但也因為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來說更能產生有意義的連結,也更能將過程中學到的體驗加以吸收.以及幫助他們了解所謂的科學知識或數學原理,其實是這樣的無所不在,給他們可以真正去體驗和應用的機會,創造力更能發揮到極致,更重要的是,原來「學習」是一件這樣好玩的事!

就如同探索博物館 Exploratorium 的終極目標這樣寫著:

Our vision is a world where people think for themselves and can confidently ask questions, question answers,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我們期望創造一個世界,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信地去提出疑問、對既有答案提出質疑、然後在這樣過程中去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就在今天,看看自己生活的周遭、大膽提問,然後動手找出答案吧!


作者:Daria Lin
執行/核稿編輯:Maggie Tsai
Source: Exploratorium: Tinkering a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