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邀請史汀講師分享實際教學狀況,讓家長可以更了解史汀的教學風格、上課時的師生互動。史汀關注老師如何教,也注重孩子如何學,致力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學習體驗!
▍Q𝟭:這堂課結合Scratch進行程式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否適合中年級的孩子?
// 能結合多元主題且難易適中 //
Scratch使用簡單的積木概念,孩子可以透過移動積木建立程式,而不需要記住複雜的語法。
此外,即時預覽的功能讓孩子可以立即看到他們所寫的程式的效果。這種即時回饋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理解程式設計的概念,並獲得成就感。
孩子也可以運用Scratch與Makey Makey創作自己的故事、遊戲或動畫,並結合多種主題。以Day2的漫畫實境秀為例,孩子可以創作自己的四格漫畫,並利用程式設計加入聲音,Makey Makey則扮演像是旁白的角色,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立體生動。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搭配各式主題能夠吸引孩子更投入課程。
▍Q𝟮:孩子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運用教學方法來協助學生克服困難?
// 用具體事物引導抽象概念 //
Day4的偶像博物館這個主題中,學生需要先選擇一個角色,並以這個角色的特徵進行設計。
對於中年級的孩子來說,偶像是較為抽象的概念,特別是在「選擇偶像」上可能會遇到困難,而導致無法開始進行任務。
愷文老師舉例說,他會讓孩子從生活中熟悉的角色、卡通人物進行發想。有了具體的角色後,孩子就可以從角色的顏色、動作、喜好來描寫特徵。這樣不僅幫助孩子更快進入狀況,同時也可以幫助老師協助學生進行發想。
// 靈活調整讓創意不受限 //
仁謙老師分享,有些孩子選定要製作的角色後,會執著於特徵設定一定要符合角色的人設,進而導致程式設計卡關。
在這種情況時,老師不會要求孩子一定要完成所有特徵的程式設計,而是鼓勵孩子先完成可以做的地方,再逐步增加完整性。
最後當孩子們觸摸這些角色的身體時,就會發出各種聲音,就好像與偶像互動一樣有趣!
▍Q𝟯:如何因應學生興趣來調整實際教學內容呢?
// 彈性調整課程順序 //
愷文老師也會依據每日的課程內容進行評估,調整手作與程式設計的先後順序。
以Day3的折返跑高手為例,程式設計是在這個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老師會先花比較多時間講解程式,確保孩子了解程式的意涵後,再進行手作。
讓孩子能先專心完成一件事,再進行下一步。這樣孩子能更好地掌握自己學習的進度,並保持學習的動機與熱情。
// 聚焦關鍵步驟 //
有些孩子的興趣在於手作,對於程式設計較不感興趣。愷文老師會協助孩子聚焦,找出完成作品最關鍵和必要的程式碼,並完成設計。其他的部分則彈性刪減,讓孩子可以花更多時間增加手作作品的完整度。
希望透過這種種學習方式,孩子能夠獲得基礎程式能力,也能滿足手作的興趣。
而有些孩子對於程式設計有天馬行空的想像,超出Scratch可以製作的範圍,老師會和孩子說明Scratch的限制,讓孩子在有限的情境中能發揮最大的創意。
這堂課結合故事接寫、運動互動科技、新品發表會等多元主題,期待培養學生的科技自信,讓創意和科技得以結合。如果你喜歡畫圖、說故事、動手做,也許你可以試試 Makey Makey,可以讓「程式」變得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