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電小聚 ② 學會怎麼玩-友善兒童的設計

當兒童不再是被忽略的主體與設計對象,我們能透過共同參與及對話,創造出什麼樣的全新風景? 本次活動邀請 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Studio uno 創辦人林宇儂,從自身的背景、執行不同企劃或專案的經驗,為我們帶來他們的觀察與發現,並藉由與 科教館展覽組主任兼跨域策展小組組長 林怡萱 的對談,啟發我們就兒童、展覽、看待藝術的方式產生更多元的想像。

放電祭,陪著孩子無限放電、世界不設限!

而放電小聚,是放電祭的特別活動,為三場跟 #教育、#創新、#學習 或 #兒童 有關的系列座談。
透過邀請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展示教育推廣者及設計師等相關單位,分享耕耘專業領域的實際經驗與心路歷程,讓大眾可以更了解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有哪些多元的可能與觀點!在疫情後重新凝聚大家,一起體會現場活動的美好跟感受!

當兒童不再是被忽略的主體與設計對象,我們能透過共同參與及對話,創造出什麼樣的全新風景?

本次活動邀請 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Studio uno 創辦人林宇儂,從自身的背景、執行不同企劃或專案的經驗,為我們帶來他們的觀察與發現,並藉由與 科教館展覽組主任兼跨域策展小組組長 林怡萱 的對談,啟發我們就兒童、展覽、看待藝術的方式產生更多元的想像。

均勻製作總監 胡忻儀
嘗試做一個從觀眾出發的展覽

從博物館學背景、建築事務所、畫廊公司到自己成立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發現由從業人員變成經營者後,看展覽的角度有點不一樣,「對觀眾看展的行為產生好奇」。均勻製作的定位是:專業的展覽製作公司,做展覽的製作人的角色,在如綠島人權藝術季、白晝之夜、國美館光影藝術節等等不同的案子中,理解到不只內容面,觀眾怎麼體驗、怎麼把觀眾的角色融入統籌思考也很重要,希望從更貼近觀眾的角度思考「展覽是什麼?」

當展覽也需要識讀與素養,首先從不怕看展開始

教育界很常提到「素養教學」,那看展覽是不是也應該要有素養?
識讀,從文字、數字的識讀到80年代媒體、圖像的識讀,我們有沒有機會把相關的方法學應用在展覽上?很多時候,觀眾會覺得「我看不懂」就離開了,並可能把這樣的觀念帶給孩子;我們很容易追求要有標準答案,但美術館、當代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展覽也不只是在美術館裡發生。從不害怕看展覽開始,如果能從展覽識讀的概念出發作推廣,美術館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的起點?

因此,忻儀把「展覽識讀」的概念定義成三個部分:
1. 可以分辨自己看的是展、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夠理解展覽的基本能力
2. 認識展覽後,有機會進一步創造展覽跟詮釋展覽的能力
3. 未來有機會透過展覽跟大眾溝通

展覽製作的四大教室

嘗試把展覽製作想像成四個教室:認識展覽、展覽企劃、展示設計、布展實作。
簡單的SOP,更容易應用在工作坊中讓孩子嘗試。

以跟嘉美館多次合作的兒童策展工作坊為例,一路上持續累積經驗及debug,更理解孩子對當代藝術與展覽的想法;今年更與館方討論可以將四個階段再前推,先帶領孩子親近展覽、看懂當代藝術展覽是什麼?詮釋並說出他認為的展覽內容,從「LOOK」的可能隨意看過,到「SEE」的看見且有一定理解,透過一些方法引導觀察,從日常生活出發,創造美術館跟生活的連結,館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有機會產生意義創造、有機會自主學習。

接著從展覽企劃怎麼發生、展覽怎麼設計的觀看角度,搭配學習單,引導他們新的認識展覽的方法,並觀察「有誰來看展?」希望讓孩子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展覽、了解看展的可能觀眾是誰。此外,也會請空間設計師、平面設計師透過兩方的不同視角引導孩子觀展,進而有機會理解展覽、創造自己的觀點,理解到「展覽裡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刻意為之的」。

打破觀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觀點

又例如均勻製作在執行嘉美館「世界在變」常設展的前導策展工作坊時,透過藝術家郭東榮《世界在變》系列作品的等比例輸出圖像,打破平常觀看的形式,讓孩子實際走進畫作,更能感受其城市、宇宙的意象,甚至成為畫作的一部分,對孩子觀看作品的經驗非常有幫助;學習裝置則將郭東榮作品中的色塊用攀爬牆的方式去體驗,使自己就像是畫中的線條。後來他們也用了很多跟身體感有關係的展示方式在展覽提案中,還做了模型與企劃簡報,分組跟館長說明大家規劃的內容!
接著第二階段為協助改良孩子設計出來的內容,從孩子的提案模型中可以看到,如軌道遊戲、攀爬牆、認識顏色、拼圖等等,都是散狀的發生在展場裡,以展場製作的角色來看,空間有限,所以後來跟展示設計師討論,將這些內容透過製作攀爬牆需要的三角塊面加以整合,周圍則有孩子希望介紹的郭東榮生平與不同作品等資訊。

平面主視覺的部分,徐世賢老師透過學習單收集孩子對於變動的世界——從抽象線條來想像的想法,進行不同層級的結合,成為最後的主視覺。過程中收穫最大的是:整個展覽有一些現代的孩子怎麼看前輩藝術家作品的觀點;很多孩子說現在比較不怕看抽象畫、很有趣,因為「看到什麼就可以想像成什麼」,更容易形成跟家人討論的契機。

在未來,人人都可能成為策展人的時代,展覽識讀非常重要,展覽識讀也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從詮釋到創造展覽的過程中,對孩子來說,那個可能性會是什麼?

Studio uno 創辦人林宇儂
為兒童設計,提供兒童參與的機會

從產品設計背景、產品設計師到成為兒童文化設計師,Studio uno 創辦人林宇儂以設計的角度參與兒童文化,專注於產品設計、裝置、藝術工作坊、展覽策劃等領域,工作室持續推動兒童參與式工作坊、兒童設計的友善空間策展,擴充相關的產品設計與課程體驗,並以文字接觸更廣大的群眾。

從 Becoming 到 Being,逐漸受到正視的兒童

直接從「Child Culture Design」翻譯過來的「兒童文化設計」,很多人會誤會這個詞,以為是在設計兒童文化,宇儂把它分成兩個部分:兒童文化/設計,即以兒童做為設計主要對象,童年則成為設計的文化背景。有趣的是每個成人一定會有童年,而每個童年基於不同社會時代環境造就,是很獨特的一段時間。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兒童」定義為0-18歲,台灣則比較常用0-12歲,12-16歲則稱為「青少年」。目前 Studio uno 比較專注在0-12歲的兒童,尊重兒童的主體性,認為他們是獨立個體、希望他們獨立發表意見。參與企劃的設計師是以探索的角度了解兒童的生活、文化,合作期間也會藉由很多專業知識,像是教育學、身心靈發展、人類學,以及如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等等角色,協助轉譯兒童的想法,以設計方法解決兒童相關的議題、兒童本身面臨的一些困境。

Child Culture Design的兒童史老師講到20世紀以前,孩子是「human becoming」,是正在成為人的狀態,殘酷地不是個體;20世紀開始,人類學、心理學等等兒童相關的研究變多,才逐漸變成獨立議題,變成是「being」,儘管是相近的單字卻落差很大,這樣子的轉變花了一個世紀。
有一個展覽就叫「The Century of the Child」,裡面展示了20世紀以來在不同領域中常被忽略的項目:兒童相關的範疇。由於相關領域中其實有很多人在做這樣的耕耘,所以這個展就把這些內容集結起來,像是建築領域中的學校、兒童醫院、幼兒園,服裝設計領域中兒童相關的服裝;遊戲領域中與兒童有關的產品設計等等,囊括了各個領域大量的作品。

觀察、放手玩,學習當一個孩子,並持續自我檢核

在多場分享中,大家常好奇靈感從哪來,在做這些事情的靈感及方法?第一個就是:生活中的相處跟觀察。簡單但最容易忽略,主要要多觀察小孩會被什麼樣的東西吸引,做出有夠多發展空間元素的東西反而小孩會覺得好玩。透過觀察可以了解孩子的天性本性喜好,常說大人是畢了業的孩子,畢業就忘記怎麼當孩子了,我們失去了這些能力,所以要透過觀察跟孩子請教,並放手去玩當一個孩子:用身體去試著找回當孩子的感受。

另外,《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也算是靈感發想來源,臺灣2014年才通過這個公約的施行法,開始做推廣。進行入校、工作坊的時候,學校都有貼出來,儘管小孩還不太清楚這是屬於自己的公約,但 Studio uno 會從中挑出符合議題的公約,包在案子裡讓小孩理解自己有什麼樣的權利,軟化公約內容讓小孩了解。

「兒童參與」在學術界有很多理論,其中一個相對簡單且方便使用的(不是規定或SOP),只是可拿來做自我檢測跟提醒的量表:Roger Hart 的兒童參與階梯。共有8個層級,最底下3層比較不是參與,但台灣現階段還是看的見這樣的狀況;Studio uno 比較常碰到的是中間這段(常設定的也是這段),3-6歲與6-12歲已經有能力做某程度的意見分享、擔任顧問、派任務並有所產出、分享他們的經驗及體驗;最上面的參與是比較落在青少階段,為思想成熟發表意見的權利與狀態,例如瑞典氣候女孩,發起的決策甚至推行的運動,可以讓大人參與。

「參與」這件事不會有明確的SOP, Studio uno 在做兒童參與式工作坊時,每次都有全新設定、每次都是新的實驗,是好玩的過程,也要縝密的搭配一些檢核標準來進行。

來源:網路資源
來源:網路資源
軟性切入,實際體驗

兒童設計不只是有趣的產品設計,也可以是嚴肅的議題。像有一位設計師,在與國際團體 Save the Children 的合作中,他們希望我們結合兒童權利公約挑出一題來討論,這位設計師挑了很嚴肅的「兒童拐賣、運送、販售」,透過有趣的設計手法讓這件事情變得很軟化。他一開始什麼都沒說,只帶來一盒餅乾,先讓大家選餅乾,直到挑到最後剩下沒有糖衣的(而底下有一些文字),他才開始發表。這些僅剩的餅乾底下的文字讓人毛骨悚然:『餅乾是產品,兒童也是嗎?』大家會開始想說兒童又不是產品,他又說,「有些兒童在人口市場上的價格還不如這盒餅乾」,漸漸深入提到,「最好吃的餅乾總是最早被拿光,剛剛各位先拿的餅乾,就像小孩一樣相對看起來最好吃」,這些議題在餅乾被吃完時提起,我們跟小孩在講這些事情的時候,就不用單刀直入跟小孩說有些人會拿小孩來賣錢,而是可以用比喻的方式。這樣的設計手法是很好的包裝、很好把議題軟化的方式,在討論兒童文化設計的光譜跟可能性時,是很特別的案例。

以真實回饋不斷調整內容

之前參與國美館的展覽時有設定兩個工作坊,讓兒童來做一定程度的參與。其中一個比較像是訪談採訪,從開放的問題、輕鬆的對話中萃取中我們需要的元素。除了探詢孩子對博物館的印象,也預選了一些描繪臺灣大自然的畫作讓他們欣賞,並基於孩子的喜好將篩選後的作品放入展覽。

在對話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孩子的反應剛開始是很直觀的,如果再搭配一點引導、多給孩子一點觀看的時間,再請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很多畫作就會有更多元的詮釋跟見解。

最後我們將所有這些感受或描述集結起來,放在作品底下的敘述,作品資訊只放作者跟名稱,其他介紹全都不放。此外作品在現場是以輸出的形式展示(而非原畫作),希望小孩跟畫作有更多的連結,可以直接摸畫作、靠近,指出這是太陽、這片都是橘色。大家可以在看字的時候,發現這是小朋友詮釋給觀眾的內容。

另一個有趣的是,當初並沒有設定學習單,最後卻有提供,原因是因為布展期間有邀請親子來看展,並在旁邊進行觀察,發現有很多父母習慣是讓小孩自己看,有些小孩會自己看,但有些會稍微看一下就出來了,這個觀展體驗跟我們預期的蠻不一樣的,所以這個任務單後來設定是希望是一個給家長、給親子導讀的工具;由於在博物館中小孩幾乎都是由家長、陪伴者帶來的,所以任務單其實是給陪伴者很好的工具跟幫助,就像訪談時有些父母提到自己沒什麼去博物館一樣,他們可能沒有充足的知識背景跟能力去引導孩子,而我們相對能提供像任務解謎一樣的工具帶孩子去做這件事情。如果說前面沒有做這個工作坊、實際觀察的話,也很難認定做任務單是給一個框架,這帶給我們很大的收穫。

宇儂認為參與很重要的是,一定要告知孩子「我們今天為什麼找你做參與?因為你是玩的專家、是當小孩的專家,所以我們找你做參與。而我是要做什麼?是要做一個展。」 訪談過程中也有跟孩子做一些抽象元素的轉化跟想像的討論,並在最後給他們回饋,邀請他們一起來看展,讓他們知道我也是有能力提供內容給別人看、大人看的,提供一個成就感的回饋。

林怡萱組長 與兩位分享人對談

小聚的最後,則由 科教館展覽組主任兼跨域策展小組組長 林怡萱,與兩位分享人及現場聽眾進行對談與交流,為今天的精彩內容帶來圓滿的結尾!

∞∞∞∞∞∞∞∞∞∞∞∞∞∞∞∞∞∞∞∞∞∞∞∞

其他兩個場次

🔶場次1⃣【帶學生圓夢-激發青少年的無限潛能】
時間|2023/11/25(六)15:00-17:00
地點|雜學校 Rebels Salon(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分享人|
① 顏椀君老師/新北市板橋高中
② 邱子瑞理事長/國際汀汀造造科技教育協會
③ 陳貴祥教練/開南高中籃球隊

詳細紀錄請點這

🔶場次3⃣【蹲點放大燈-讓我們一起長大】
時間|2024/01/20(六)15:00-17:00
地點|雜學校(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分享人|
① 湯燕妮/小人1號 駐地老師
② 陳科廷/坪林故事採集 創辦人

詳細紀錄即將揭曉!

#2024史汀冬令營 #放電祭 #放電小聚
#史汀實驗室 #史汀X雜學校 合作夥伴 雜學校 ZA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