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電祭,陪著孩子無限放電、世界不設限!
而放電小聚,是放電祭的特別活動,為三場跟 #教育、#創新、#學習 或 #兒童 有關的系列座談。
透過邀請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展示教育推廣者及設計師等相關單位,分享耕耘專業領域的實際經驗與心路歷程,讓大眾可以更了解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有哪些多元的可能與觀點!在疫情後重新凝聚大家,一起體會現場活動的美好跟感受!
透過長期的傾聽與陪伴,與孩子一起認識、探索自己生長的土地,成就在地永續發展的最後一哩路,補強地方創生缺失的拼圖。
本次活動邀請 小人1號駐地老師 湯燕妮、坪林故事採集創辦人 陳科廷,從長期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角色出發,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與觀察,透過經驗分享,拓展我們對教育實踐、教育如何影響社會的既有視野。
提供孩子自由探索的選擇,協助他們建立自我認同
小人1號是小人小學與籿苗教育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一個建立的空間,位於南澳。長期跑偏鄉的創辦人扣扣老師察覺,其實偏鄉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資源與老師,而是能夠好好陪伴自己長大的關懷者。基於這樣的想法與各種因緣際會下,小人1號就此誕生:一個與當地木工師傅、孩子、大人共同打造,孩子能夠寫作業、閱讀、上課、聊心事,互相陪伴與分享想法的地方。
駐地老師燕妮分享了許多在部落看見的狀況與空間在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民主」、陪伴的方法是「開放的傾聽」,並藉由學科能力巧妙融入各式主題課程的模式,幫助小孩從生活到課業慢慢改變。
在空間裡,從要上什麼課到要吃什麼,都由投票來選擇、決定,小孩能夠暫時離開平常高壓的環境,嘗試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孩子想討論什麼議題都可以,老師不會給予任何批評或反對,而是鼓勵孩子說出來,才有機會透過資源的導入,協助建構正確的觀念。小孩許願後開成的課,在對應主題的內容之外,背後更有著一個系統,讓他們上課的過程中也能逐漸強化自己的學科能力。
小人1號也持續與當地合作,例如邀請青年來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孩子們知道為什麼他們會選擇移居南澳/為什麼會返回家鄉南澳,看見未來自己或許也可以有直接就業、早早結婚生子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此外,伴隨家長希望小人1號能去往更多地方上課的心願,老師孩子一起改造的「Art Bus藝術車」就此成行,車子載著繪本、老師、畫畫與動手體驗的材料,透過繪畫和講繪本的課程,建立小孩的自信心和情緒表達。從點到面,藝術車已經慢慢擴點,最遠跑到蘇澳的岳明國小、最南跑到花蓮新城,希望有機會可以到臺灣其他地區去。
全國女孩聯盟:不平凡也平凡的我們
在南澳5、6年來,老師也發現,儘管部落中女孩、男孩的狀況差不多,不過女孩的家庭待遇往往沒那麼公平,曾經遇到的一位懷孕年輕媽媽,甚至缺乏對未來的規劃與想像。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嚮往著長大後可以讀大學,大約2/3的人卻可能會因為種種因素轉而走入專科或就業。夥伴們提出了所謂的解決方法,試圖去回應這樣的問題:例如邀請了好幾位職場表現還不錯的女性,家庭背景有些跟孩子類似的(單親、低收入戶等等),讓孩子聽見他們的生命故事後,產生內在動機,進而產生改變。
「女孩聯盟」也因此而發起,結合了新北、臺南、臺東、花蓮等地的單位一起推動。聯盟帶領女孩認識想認識的各種課題:包含身體、戀愛、性、分享兩性關係、自我價值等等,請像是像律師、婦產科醫生等不同專業工作者來現身說法。舉辦完三天兩夜的營隊後,協會還想進一步深耕,就把這個計畫拉回南澳,做了「大南澳地區青少年人才孵化計畫」,提供國小高年級~27歲的女生加入,分有三大類別:青春少女(國小國中生)、實習少女(高中生大學)、社會少女(畢業後因為各種不得以的狀況而留在南澳),讓他們來小人一號陪伴孩子,把專長拿出來陪伴大家,教小孩跳舞、寫作業等等,提供空間讓他們可以展現自己,期許打破他們複製上一代人生的循環。
老師們組織了青少女的晚餐聚會、外出吃飯談心、考前複習作業、情緒課程與在地化課程,並安排適合他們的、平凡但背景類似的女性講者,讓他們知道如何可以長出這樣的面貌;還會針對有興趣的孩子提供合作企業的適合職缺,希望能幫助女孩找到自己,不要因為待在南澳出不去就放棄自己。
這群女孩已經有了歸屬感,學校老師還跟協會夥伴分享,現在自己有比較放心,只要聯絡我們就能夠更知道他們的狀態了。
協會非常歡迎有興趣的女孩成為陪伴老師,不私藏的把會的東西都教給大家(例如陪伴的功能與能力),就算真的沒辦法來當講師或陪伴老師,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單位去陪這些小孩,或是加入籌辦團隊,一起帶這些女孩參加三天兩夜的營隊。
駐地老師燕妮說,其實我們沒有在做什麼多厲害的工作,從頭到尾都是在做陪伴而已。可以有個好的方法陪伴小孩,可以保證小孩善良的長大,讓他們有更多自信、有更多長大後的選擇。如果大家對小人1號在做的事情很有感,歡迎私下跟協會聯絡,或是把這套模式傳下去!
說出自己家鄉的故事:與孩子的探索旅程
坪林故事採集的創辦人科廷,發現家鄉雖然是很多研究計畫的熱區,成為做調查、蒐集資料的一個節點,但這些學術計畫對當地人不一定是有用的,或是學者們只是把當地人的一些成果帶到學術殿堂上去發表,實際上對在地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與其給別人來做,代替自己發聲,為何不讓社區的人自己來做?因此而啟動了社區計畫;同時也是透過現在在社區做的事情,與在坪林生活的小朋友一起認識這個沒有一起長大的家鄉。
入校做課程來到現在第五年,當中也發現很多,比如團隊不是教育背景的人,要如何設計課程跟學生互動,用他們能夠理解或感興趣的方式來做課程設計,讓他們透過課程了解家鄉有趣的地方,甚至對地方產生認同感?這是計畫蠻重要的部分。而團隊扮演的是「地方社區跟學校之間知識轉化的橋樑」,希望地方知識能夠帶到學校被建立,讓學生有系統地去認識或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學習,甚至引以為傲;所以透過這樣的轉化,把社區的東西蒐集起來帶進學校,也將學校內的成果回饋給社區內,希望在社區內做計畫甚至在學校做推動地方的課程時,其實是在幫社區知識做活化甚至是延續,也期許透過這樣的推動,吸引更多外部團隊進到社區內,帶著不論是學校內的學生或是社區,能夠認識不同的社區面向、學到不同的技能。
此外,團隊希望可以把資源整合並留在當地,透過學校、社區單位的合作,才能持續下去,所以在做課程設計的時候採用了比較不同的流程, 類似一個課程模組,希望地方學的操作不只是在一個地方執行,更可以透過團隊執行的經驗帶到其他社區裡面,提供不論是社區成員、社區大學、社區單位甚至是學校裡面在推動課程的時候,是有模組可以參考的。
在地方學課程的設計架構中,大致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個是讓大家學習如何認識。認識的方法非常多種,所以希望可以開發不同認識的觀點或潛能、找很多不同觀察的工具。第二個是開始進到社區裡面去學習如何認識這個社區,包含社區的過去與未來,會從現在的社區內發現一些議題,例如生活中面臨的種種情況,比如坪林遇到的問題是交通工具不足,沒辦法離開或要去都市的時候沒有公車可搭,或有些需求是社區沒辦法解決的。第三個則是如何把這些議題找出來分析,甚至讓同學用他們的方式產生行動。
一百種認識坪林的方式
坪林位於臺北市中央的淡水河上游的北勢溪上游,全區也位在北勢溪的流域裡面。北勢溪下方的翡翠水庫,供給了大台北地區的重要生活用水,而水庫也讓整個坪林及烏來、部分深坑雙溪新店地區都被列在水源保護區裡面,相關法規很大的限制了居民生活上的發展:例如坪林不能蓋新的房子,只能修不能建;社區產業有很多變化,原本會汙染水源的畜牧業遷移、種茶要轉為有機的耕種方式,讓肥料或化學藥劑不會流到水源去汙染。所以其實這個水庫的興建對居民的影響非常巨大。
課程中會帶著學生去實際觀察社區很重要的資源—河流。從河流這個角度去看以前的生活、到現在河流發生什麼樣的狀況,進而討論他們如果以後要繼續在坪林生活,或如何吸引大家來到坪林生活,他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改變?也讓社區的人跟著學校一起來思考,未來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過程中發現到一些議題,除了水源保護的法規限制,還有高齡化、如何讓老一輩年輕人互相對話甚至互相學習,是團隊想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讓大家回到坪林來跟這片土地一起生活、跟這條河一起生活,甚至是放寬管制法規?這則是團隊長遠的目標。
團隊也使用了很多在地資源,例如社區內的很多協會、返鄉承接家裡製茶工作的青年、社區博物館等等,把社區資源導入學校內,課堂內學生不只是在校內上課,整個社區都可以是讓他們上課的地方,讓他們覺得我們生活的地方其實就是學習的場域,甚至家中的爺爺奶奶也可以是課程內的老師,有能力教小孩認識自己的家鄉。
以水為例,課程操作時,會把一些對水的觀察放到社區觀察的前面,例如:社區內水是如何流動、喝的水是從哪裡來?校園內有哪些水的流動方向?雨水會從哪邊流到哪邊去?汙水如何處理與流向哪裡?
學生知道跟社區水有關的知識,也開啟對水的了解後開始進一步到社區內做調查,訪談久居的長輩們。透過訪談,大家認識了以前的生活:例如水溝可以直接抓到毛蟹、河流中的香魚(現在為進口),經歷連我們都沒有經歷過的時空、建構社區以前跟河流互動的生活經驗。也希望訪談能讓學生開始思考,這些經驗是否有可能重新回到生活中、跟河流生活的可能方式?如果他們想要這樣的生活模式,可能可以透過法律的修正、讓居民力量凝聚後跟政府提出抗爭或提議。
接下來進入自己創作的環節。學生收集完故事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這些故事,每次上課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製作最後的成果。像是某次課程的成果是一塊塊布簾,可以送回去當初訪談的店家,除了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故事變成什麼樣之外,也可以讓社區的人或來社區玩的遊客,透過布簾認識以前社區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可以跟住戶產生更多的互動。這次製作的方法則是用情感的方法,刻了很大張的牛皮紙板,再用牛皮紙板去製作布簾。 最後我們選擇發表的地方就在社區當中,讓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布簾描繪的故事來自社區的居民,還可以透過學生的設計,讓遊客有機會了解坪林昔日生活。
除此之外學生也學了很多跟水有關的技術,其中一個課程是讓他們實際使用課程中不會出現的工具,例如刀子、柴刀、鋸子等等,讓他們體驗居民以前怎麼接山泉水下來的、以前人怎麼抓魚的、相關工具怎麼製作等等。團隊想透過這些設計的流程,讓大家知道現在雖然不能抓魚,但我們可以轉化抓魚的工具變成一種生物調查的資源,也讓學生、社區居民跟外部的參與團隊一起做生物資源的管理,有了這個系統後,才能督促政府或是提出我們想要開放水資源利用的法規。
妖怪故事與尋怪地圖:那些生活中的問題發現
坪林兩所學校的就讀人數不多,國中校長為了避免學生人數不斷下降,透過轉型為實驗學校、調整成一年四個學期每期各10週,並發展核心上課內容,希望能招募外部學生來就讀(招募學生很困難,要如何吸引外地學生,學校需要很有特色,或是需要有某些關鍵教學方法;以往有家長是因為宿舍而讓孩子就讀,但管理上多少會有一些困難,畢竟教育不只是學校要付出,其實還有很大一塊是家庭的功能)。因此社區課程變成是推動實驗學校很重要的項目,包含如何讓學生透過學習認識自然環境、社區還有他們自己跟人際之間的關係。
在這樣的課程下,現在社區生活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們決定採用「妖怪」的方式讓大家去認識社區的狀態。原本其實是希望除了蒐集故事,也想知道社區有沒有一些離奇的故事或不能說的秘密,讓學生回去家裡問,結果大家都沒有帶任何故事回來,不是網路抄的就是校園奇談之類的,跟預期的想像不同,所以後來就決定修改課程方向,回到妖怪故事的本質。
妖怪故事想要傳承的是什麼?其實就是講一些平常不能說出來的事情,例如說政治、人吃人這種不符合道德的事情,可能轉化為妖怪的故事,讓大家可以警惕;或是當時的時空背景,透過大家感興趣的題材,他能夠繼續被流傳下去。所以妖怪故事剛好很能夠反映現在社區的問題。
第一屆是在做生活中的發現,而第二屆則是關注在「水」這個議題上。課程前期需要實際去看看這些水,包含實際走到河邊、走到深暗的洞裡面去,看地底下的一條河,或是看看到底河川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工程改變、對於生物或居民的影響是什麼?學生也發現社區有很多汙水排放的問題,甚至是因為河川法規造成的社會現象的改變。
最後他們針對想做什麼樣的議題來討論,並開始做議題的轉化:如何把議題講成是妖怪製造出來的問題?並把妖怪實際做出來,變成現在大家看到的妖怪網站。這些公仔完成後會放在社區中,有點像寶可夢的方式讓大家透過成果展覽可以尋怪找寶,認識這些妖怪到底想要討論的事情是什麼。
全部的成果除了實體公仔,也被登錄在叫做「坪林尋怪」的網站上,累積了3年的內容都在上面,其中也包含我們邀請不同的人來坪林參與這個遊程時他們所設計的更多妖怪。實際到網站裡去看的話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共編的地圖,只要登入的話就可以在坪林增加更多的妖怪。點點是妖怪的位置,顏色不同的點是指不同性質的妖怪,包含火、水、風、土屬性,也代表了他的組成或性格不太相同。會有兩屆學生製作的不同版本。新的這屆學生是用公仔來做,上一屆學生因為遇到疫情,所以是在家裡製作妖怪面具,並拍成影片,戴著面具去表演妖怪的樣子。內容都是先找到學生想要討論的核心議題,再由議題去發展成一個故事,故事裡的主角就是這個妖怪:妖怪有什麼強項和弱點?讓妖怪更具象化。
團隊也讓學生實際把他們設計的妖怪串聯起來,變成妖怪小旅行,讓學生引導遊客去認識社區的環境,透過故事的轉化跟重新的創作,讓社區的議題可以被更多人發現,也作為學生對於社區環境守護的行動。
因為這個課程的關係,其實大家去到很多以前沒有去過的角落,也發現社區其實有很多很有趣或不為所知的地方。在課程中還招募了很多當地居民加入,讓他們也能參與,把他們了解到的社區介紹給學生。
其實在社區裡面做的這些事情,如同小人1號所說的,我們政府在提地方創生時,其實常忽略教育這一塊,如何讓教育可以協助地方創生,把更多的資源放在教學現場,讓教育可以凝聚這些小朋友?讓他們可以看見社區未來可能的面向,甚至是以學生的角度替社區產生一些新的行動,這是我們希望帶著學生做的事情。
小聚的最後,現場觀眾陸續提問,兩位分享人、協會夥伴與大家持續對談與交流,為今天的精彩內容帶來圓滿的結尾,也為三場放電小聚畫上美好的句點!
∞∞∞∞∞∞∞∞∞∞∞∞∞∞∞∞∞∞∞∞∞∞∞∞
其他兩個場次
🔶場次1⃣【帶學生圓夢-激發青少年的無限潛能】
時間|2023/11/25(六)15:00-17:00
地點|雜學校 Rebels Salon(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分享人|
① 顏椀君老師/新北市板橋高中
② 邱子瑞理事長/國際汀汀造造科技教育協會
③ 陳貴祥教練/開南高中籃球隊
🔶場次2⃣【學會怎麼玩-友善兒童的設計】
時間|2023/12/17(日)15:00-17:00
地點|雜學校(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分享人|
① 胡忻儀/均勻製作 總監
② 林宇儂/studio uno 創辦人
與談人|
林怡萱/科教館展覽組主任兼跨域策展小組組長
#2024史汀冬令營 #放電祭 #放電小聚
#史汀實驗室 #史汀X雜學校 合作夥伴 雜學校 ZA SHARE